中国市场与国际接轨已经许多年了,随着外国产品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国外产品的质量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但许多人在实际购买中却还是有着“洋货一定比国货好”的意识,走入购买惯性中。例如,江苏省家电协会曾透露,洋手机质量投诉量是国产手机的三倍,原因虽然有多重,但也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然而,洋品牌手机销售却好像一直很红火,不过估计背后的故事也一样值得人们去探究。
无独有偶,在汽车族非常熟悉的润滑油产品上,八月一连串的洋油入关搁浅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先是济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出1批进口美国车用润滑油低温动力黏度及倾点不符合《汽油机油》标准要求,该局对其成功进行了降级处理。然后是11日,东莞检验检疫局派员监督销毁一批产自美国的进口不合格汽油机油,共27箱108瓶。该批机油经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其倾点不符合GB11121-2006《汽油机油》的强制要求,检验检疫局依照相关规定及时对有关货物实施封存处理,该批不合格机油被运往一家专业润滑油回收处理机构进行现场销毁。最后是在黄岛检验检疫局监督下,来自韩国的2批不合格进口车用润滑油共70箱被直接退运出境。经检测发现,该批货物高温高剪切粘度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技术要求。
除了这些被曝光的以外,没有曝光的类似事件应该也有存在。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各级检验检疫局恪尽职守,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同时,相关检验检疫部门也建议消费者要理性、合理选择车用润滑油,不要盲目迷信国外品牌。
随着汽车进入百姓生活,润滑油产品的配套不容忽视。如果使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定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使车主遭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当你知道是因为选择不当,润滑油品质出了问题,一定会后悔不迭。汽车润滑油由于其对车辆保护的重要性,一定要选择高品质的产品。上述事例说明,洋品牌不一定都靠谱。那么,中国润滑油市场的产品质量情况是怎样的呢?中国润滑油市场上品牌众多,一些小厂为经济利益生产低标产品或质量不稳的情况也的确存在,但正规大厂家的产品还是可以信任的。实际上,中国润滑油制造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采用的油品标准已与世界同步,在个别配方配比上会稍稍有所调整,但不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品质。选择一款理想的润滑油也不应该只关心它的产地,应该是润滑油的质量级别和粘度级别。在这方面,不管产地是在那里,质量标准是国际通行的。而中国润滑油厂家针对中国道路环境推出的量身定制的车用润滑油,恐怕才是更适合本地消费者的。
在挖掘机日常作业中,偶尔会看到一些车主直接往柴油机里面添加机油,他们的意思是节省成本,在他们的意识中,这样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挖掘机机油混合使用不仅会加剧油液变质,而且可能会导致挖机动作变慢或挖机温度变高,加剧挖掘机组件磨损等问题。中韩编辑部为您详细讲解挖掘机机油不能混用的两大成因。
润滑油品牌新旧机油混用会降低性能
1、新旧机油不能混用。在旧机油内含有大量的氧化性物质,当新机油和旧机油混合后,新机油的氧化变质速度会增加,从而减少新机油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时间。
据试验表明,当柴油机的旧机油报废后,如果一次全部加入新机油,机油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500小时。如果将一半新机油掺入到一半旧机油中混合使用,机油的使用时间则仅有200小时,使用寿命降低了很多。
机油混合出现浑浊
2、不同品牌、标号的机油不能混用。由于不同品牌、不同标号机油里的化学添加剂不同,这些化学添加剂有时会起反应,降低润滑效果,产生酸碱化合物加剧发动机零件的腐蚀。
现在大部分机油的分散清净剂采用磺酸盐,而有些机油的分散清净剂则采用水杨酸盐。水杨酸盐与其他润滑油所采用的磺酸盐不兼容,如果两种润滑油混合就会出现分层、浑浊、清洁能力劣化等现象。
通过以上挖掘机机油不能混用的两大成因一文,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为什么不能将挖掘机机油混合使用,以及将挖掘机机油混合使用会造成哪些问题,因此编辑温馨提醒挖掘机在日常使用中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选用规定机油。
无论是润滑油还是其它产品,无论是洋品牌还是“中国造”,高品质的好产品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走出“洋品牌一定质量好”的思维,梳理自己的需求,客观看待中外品牌和产品的价值,购买令自己用得舒心的产品,选品质不选国籍,这才是好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不仅能达到自身满意的效果,也会引导和推动中外制造企业更加重视高品质产品的锻造,从而创造更为良好的消费环境。